2013年10月13日—22日,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和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主办,高雄市台海文经交流协会协办的四川藏羌地区灾后重建主题文化交流活动,相继在台北、台东、高雄等地进行。
10月15日,活动在台北“国军文艺活动中心”开幕,台湾前行政部门负责人郝伯村先生不顾90多岁高龄,出席开幕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开幕式现场还展出了“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成就图片展,一幅幅救灾与重建图片让人身临其境,极具心灵冲击力。郝伯村不时驻足询问,表达关切。
郝伯村先生等嘉宾出席交流活动开幕式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为郝伯村先生赠送羌绣
杨星副州长为郝伯村先生献上哈达、系上羌红表达敬意
杨星副州长为郝伯村先生介绍图片展
当晚,来自阿坝州民族歌舞团的近三十位艺术家带来了原汁原味的藏羌风情艺术佳品,既有《草原上的卓玛》、《吉祥鼓舞》等原生态舞蹈,也有《羌家姑娘绣金匾》、《远牧》、《嘉绒山歌》等藏羌歌曲,还有《心想事成》、《因为有你》、《我们都是一家人》感恩歌曲。神圣的雪山、洁白的哈达、火热的羌红,吉祥如意的山泉奏响动人的天籁,奔放热情的歌声传递自由飘逸的精神,美丽的格桑花是感恩的心,飘动的五彩云是无限的情。演出结束后,台下观众久久不愿离场,在欢快的藏羌风情音乐声中,纷纷走上舞台与演员们一起手拉手跳起锅庄舞,热烈气氛达到顶端。
舞蹈《飞雪踏春》展示了安多藏族的如梦似幻的天上家园,跳出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羌族女子舞蹈,秀出了美丽的羌绣的惊艳
青年女歌手王靖绮演唱《我的家园》,水晶般的声音直达观众心底
演出结束时现场观众纷纷走上舞台与演员一起兴致勃勃地跳起藏族的锅庄舞
10月17日、20日,交流团分别在屏东县美和科技大学和高雄长青综合服务中心活动举办另外两场具有浓郁特色的歌舞展演,引起较大轰动。期间还参访了台北红十字会、慈济静思堂以及部分学校、乡镇,与基层民众进行文化交流,增进了解,衷心感恩,受到了台湾民众的广泛参与与热情关注。
交流团在屏东美和科技大学演出现场
藏族歌手阿英和当地少数民族学生同台演唱
歌舞展演在《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歌声中结束,表达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
交流团团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杨星副州长表示,“我们希望台湾同胞能够多了解阿坝州藏羌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了解汶川大地震重灾区5年来重建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我们也带着感恩的心,感谢台湾各界和民众对我们阿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大力支持和援助。”
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陈孝忠先生表示,“两岸关系日益密切,交流日益绵密,越来越能体会到两岸同根连茎、声苦相闻的同胞情怀;因自然因素造成的灾难,则更见两岸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同胞爱。”
藏羌风情舞动台湾,美丽的服饰让人过目难忘
交流团代表参访台湾红十字会
交流团与台东县议员联欢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就发生在阿坝州所在的汶川县。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支援下,地震灾区快速高效推动了住房、城镇、产业和生态等系统工程。5年来,共建设和修复城镇居民住房16.43万户、学校206所、医疗卫生机构189个,新建干线公路1500多公里,创造了灾后重建的奇迹。2012年阿坝州GDP达203.7亿元,人均达到了22525元人民币,生活水平与幸福指数得到了极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