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7月10日,国家天文台迎来了一批台湾的小宾客们,他们是来自台湾11个县市的38名大中小学生,怀着对天文与太空的梦想,来到北京参加为期5天的2012台湾天文与太空体验营活动。
    此次台湾天文与太空体验营是两岸首次组织台湾青少年来大陆参加的天文与航天科普活动,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鼎力支持,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及台湾高雄市天文学会、嘉义市天文协会、中央大学天文所协办。旨在进一步促进两岸天文科普与太空体验活动交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文化,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增进台湾学生对大陆的了解和两岸学生的友谊。本次台湾天文与太空体验营的口号是:“星辰日月,梦想成真”。
 
    第一天——博览天文
    7月11日,台湾天文与太空体验营正式开营。在开营式上,航天员体验营辅导员孙锦云、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辛旗、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航天英雄杨利伟、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郑剑等在小营员们热烈的掌声中到场,他们分别向小营员们表达了希望与祝福,希望小营员们能够在这短短几天的体验营生活中,学习到更多的天文与航天科学知识,尽情感受这段在天文与太空体验营中的日子。在小营员们的期盼中,航天员杨利伟和费俊龙向小营员们还送上了带有“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亲笔签名的纪念封,如此珍贵的礼品成为小营员们入营后的第一个惊喜。同时,小营员们也带来了他们送给航天员的作品——来自嘉义市大同小学的12岁何定达小营员从台湾带来了他的八幅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是他分别写给中国八位航天员的,笔墨间渗透着对航天员的一片心意。
    开营式结束之后,小营员们来到国家天文台探月运控大厅,听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副总指挥刘建忠老师为他们介绍了探月工程的详细情况,并观看了嫦娥卫星奔月及环月时所拍摄到的画面,孩子们是如此好奇和欣喜,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如此清晰的月面图像。随后,小营员们戴上三维立体眼镜,观看了三维月球影像,随着视角的变化,环形山、月海、月溪一个个从眼前掠过,真真切切地体会了一回遨游月球的感觉。
当天下午,台湾小营员们来到了国家天文台沙河科普教育基地,与北京苹果园中学学生进行了交流。北京苹果园中学天文小组和台湾营的同学们分别介绍并展示了各自参加的天文活动,之后的一系列天文知识游戏,使同学们对彼此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游戏结束后,两岸的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沙河基地的20公分折射电望远镜,听蓝松竹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天文科普知识展板,随后又来到天象厅观看了《四季星象》的穹幕影像,同学们都纷纷感叹仿若身临其境地遨游在浩瀚的星空中,以至影像结束后也不愿离席。
    这天下午的另外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由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总工程师姜晓军老师为同学们精心准备的科普讲座——《宇宙之美——人类认识宇宙的工具与方法》。姜老师在讲座中向小营员们揭示了宇宙的奥秘,详细介绍了天体和天体系统、八大行星,并展示了一系列星云星团的炫美的图片。姜老师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不仅燃起了小营员们的好奇心,而且使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天文学的魅力。
 
    第二天——体验航天
    体验营的第二天也是小营员们最兴奋的一天,因为他们来到了航天英雄成长的地方——北京航天城。上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营员们首先参观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由中心副主任麻永平向各位营员们介绍了飞控中心在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并观看了北京航天城的纪录片,参观了飞控厅中天宫一号、神舟九号组合体模型以及嫦娥卫星模型。离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后,小营员们来到了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由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航天员的专业技术训练,包括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出舱活动训练、航天服工程、救生生存训练等等,并参观了飞行训练模拟器。
下午,是小营员们最期待的活动项目,他们陆续体验了航天员训练中的四个项目:在心理放松训练室,辅导员教营员们进行了心理放松训练以及手臂稳定性训练;在“太空厨房”,辅导员向营员们解析了太空舱中的饮水系统及食品,小营员们还有幸尝到了神奇而美味的航天食品;在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室,小营员们躺在血液重新分布床上,感受不同角度身体的倾斜;让小营员们最为兴奋的还是舱内航天服装备操作体验,辅导员向大家展示了舱内航天服“神秘”的构造原理,并请每组的两位小营员试穿了航天服,过了一把当航天员的瘾。
    晚上,一直被小营员们亲切地称呼为孙奶奶的航天员体验营辅导员孙锦云老师带来了《太空亲吻》的科普讲座。大家随着孙奶奶的讲座,从浩瀚无边的宇宙来到深空,又从无际的深空来到月球探秘,最后从我国的探月工程又聚焦到载人航天工程上。孙奶奶细致地回顾了中国从神舟一号飞船到神舟九号飞船的发展历程,并为踊跃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颁发了小礼品,气氛格外活跃热闹。当小营员们被孙奶奶所展示的一幅幅载人航天的照片所吸引时,却没有注意到照片中的主人公杨利伟叔叔早已悄悄地坐在了大家的身后,这位悄然而来的嘉宾作为一份额外的厚礼,带给了小营员们巨大的惊喜,大家又一次与心目中的航天英雄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讲座后,小营员们围在敬爱的孙锦云奶奶和杨利伟叔叔的身边,似乎有太多的话想与他们说,久久不愿散去。
 
    第三天——揽月观星
    体验营的第三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小营员们早饭后便整装待发,准备前往国家天文台兴隆站。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小营员们到达了位于燕山主峰南麓的兴隆站,这里是国家天文台恒星与星系光学天文观测基地,小营员们在这里又见到了他们喜爱的姜晓军教授。姜教授向营员们介绍了兴隆站的基本情况,随后带着小营员们参观了郭守敬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简称LAMOST)和2.16米光学望远镜,在姜教授和陈颖为老师的讲解下,小营员们了解了两台望远镜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等,聆听的过程中还不忘认真地做着笔记。
    下午,碧空中衬着朵朵白云,伴着晴好的天气,小营员们来到了坐落在北京密云水库北岸的密云站。初到密云站,小营员们就接连发出了感叹,大家都被这里所拥有的50米口径的天线所震撼,怀着对探月工程的好奇心,营员们在密云站张平站长的带领下近距离参观了天线和数据接收控制室,认真地听张站长为大家讲解了深空探测卫星数据接收的原理以及这台天线在探月工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随后小营员们还参观了FAST望远镜缩比模型,了解了这项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FAST工程)。
    当太阳从天边退去,黑夜慢慢降临,淡淡的薄云中隐现出点点星光,小营员们聚在高高的平台上,在老师的指导与讲解下,仰望星空,识别了北斗星、织女星、牛郎星、天鹅座、天蝎座、大角星等。为了让小营员们能够更清晰地观看到恒星,密云站的平台上支架了两台望远镜,在这里小营员们兴致勃勃地观看并拍摄下了遥远而神秘的“草帽”——土星,第一次与神秘的土星进行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让他们欣喜不已。
 
    第四天——勇攀长城
    体验营的第四天,天气亦是格外晴朗,碧空万里,营员们来到了中国长城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之一——金山岭长城。“万里长城,金山独秀”,金山岭长城周边绿树环绕,万木葱茏,在湛蓝的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愈发宏伟壮丽了。体验营中的大部分小营员们都是第一次攀登长城,怀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志向,兴致勃勃地登上了一个又一个烽火台,领略了长城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风采,感受了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午的野餐结束后,小营员们来到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北京古观象台。大家在这里了解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观看了古星图、古代天文仪器。之后,便来到了小营员们最有兴趣前往的景点之一——天安门以及最具老北京特色的前门大栅栏,大家纷纷合影留念,留住这北京所独有的美丽景观。
    体验营即将圆满结束,国家天文台在今晚举行了闭营式。在闭营式的联欢会上,小营员们可谓是大饱眼福,惊喜连连不断——著名歌唱家宋祖英、陈思思、刘和刚、泽旺多吉分别登台献艺,他们用一首首嘹亮动人的歌曲为台湾小营员们送来了真诚、温暖和感动。我们多才多艺的小营员们也踊跃地纷纷上场,为大家带来了优美的舞蹈、高技术难度的扯铃、悠扬的小提琴演奏、活泼的话剧表演等等,所有小营员们在联欢会上都登台进行了演出。闭营式上,嘉宾们还给每位小营员们颁发了证书,以此作为这次体验营的重要纪念。孙锦云奶奶在最后对小营员们提出了鼓励和期望,希望孩子们能记住这次难忘的体验营活动,在今后好好学习,茁壮成长,早日实现太空梦想。
 
    第五天——惜别依依
    欢乐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今天小营员们即将离开北京,回到台湾。在这次体验营中,小营员们除了“体验航天”、“游览星空”这些有趣的天文与太空科普活动外,还收获了各式各样的礼品:台湾天文与太空体验营纪念封、带有神舟九号航天员的签名首日封、嫦娥二号卫星月图首日封、望远镜等等,小营员们在收拾行李时一一数着这些体验营的珍贵礼物,脸上露着灿烂的笑容。
    孙锦云老师、辛旗副会长和国家天文台刘晓群书记等人一早便奔赴机场为小营员们送行,小营员们在机场动情地合唱了一首《萍聚》,以此来献给他们敬爱的孙奶奶、刘叔叔以及所有的工作人员。“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伴着孩子们真诚的歌声,所有工作人员的心中也充满着感动,希望这次体验营活动能成为台湾小营员们成长道路上的精神食粮,为他们的人生增添一笔闪亮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