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讨活动

两岸携手捍卫中华民族领土主权

发布时间:2012-09-11 11:26:16

研讨会场.JPG

与会领导和嘉宾合影.JPG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郑剑致辞.JPG

    近日,第二届“两岸共同维护中华民族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研讨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40多名退役将领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当前南海及钓鱼岛问题形势”、“推动两岸共同维护南海及钓鱼岛权益”等四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面对当前复杂形势,海峡两岸必须携起手来,精诚团结,真诚合作,共同维护中华民族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决不容许外敌侵占两岸同胞共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日本步步为营挑衅中国底线”

    会议开幕当天,正值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岛主”正式签订“购岛合同”,与会专家学者不约而同把研讨重心放在钓鱼岛问题上。“如果说1895年日本窃取钓鱼岛属于暗劫的话,那么这次所谓‘国有化’则是赤裸裸的诈欺。”台湾政治大学国际法专家赵国材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强认为,日方上演“购岛”闹剧是其对外战略和领土诉求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有国内政治选举和争夺海洋资源的原因,但根子是日本始终没有对“二战”战争罪行进行悔改和清算,直接导致国内右翼思潮不断膨胀。赵国材教授对此深表认同,“战后日本始终没有对其战争罪行进行反思,对二战后的国际安排不服气,其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直想改变现状,进而攫取主权。”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认为,日本自以为抓住了进一步侵占钓鱼岛主权的“战略契机”,“一是《美日安保条约》使得日方感到有美国‘背书’,二是认为我召开‘十八大’前夕无暇他顾,三是认为海峡两岸尚处于分裂状态,在钓鱼岛问题上形成合力很难。”
    “钓鱼岛争端的背后,美国是最大的推手。”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辛旗认为,近两年美国加大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存在,需要日本作为其亚太战略体系的支撑点,美日在战略上互有需求、互相利用,使钓鱼岛问题更趋复杂。“日本右翼势力在政治上很矛盾,既痛恨美国,又想摆脱美国,尤其是担心中国压倒自己取得‘地区主导权’。他们在钓鱼台列岛问题上蓄谋已久,抓住美国重返亚太之时,步步为营挑衅中国底线。”多位台湾退役将领对此深表赞同,他们认为,美国向来把国家利益放在同盟集团利益之上,“对于美国来说钓鱼岛太小,对日本也抱有戒心,但不稳定的亚太形势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这是他一直明里暗里支持日本的原因。”
     辛旗认为,此时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起争端,反映出日本政府的短视。“一方面,野田政府谋求‘依美抗华’,认为美日联手可以制约中国崛起,甘心充当美国遏制中国的前沿工具。另一方面,‘311’大地震后,日本国内经济持续衰退,社会上普遍弥漫失落感和挫败感,野田政府为转移内部矛盾,挑动民族主义情绪,在领土问题上四面出击。这种外交和战略上的短视,直接导致日本对外关系吃紧,最终也将伤害自身利益。”

    “面对挑战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南海和钓鱼岛问题已使我国进入国家安全的危机状态,如果处理不当有失控危险。”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不无忧虑地说。目前,我国与周边一些邻国在海域划分、海洋权益及海岛归属上存在争端,近年来呈现出加剧趋势,其中以南海和钓鱼岛最为突出。辛旗认为,“这些问题是帝国主义列强插手造成并强加于我的,是中国近代海防危机的延续,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重大安全隐患。”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购岛”闹剧是近年来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的最严重的单边行动,违背了中日两国在邦交正常化过程中曾有过的共识和默契,对中国领土主权构成严重挑战。鉴于目前日本的国内情况和亚太地区的整体安全形势,一些专家对于钓鱼岛问题的走势感到不容乐观。一名台湾退役将领表示,必须认识到美国战略东移是长期谋划的战略安排,通过《日美安保条约》为日本撑腰打气是其安排的具体手段,“日本正在由棋子变成棋手和我们面对面战略博弈”。
     在南海问题上,各位专家普遍认为,牵动南海局势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对我们带来多重冲击与挑战。辛旗表示,“海峡两岸既面临菲、越等国‘伺机侵占’的军事冒险,又面临‘以少搏众’的政治压力,更面临美国‘撑腰壮胆’的复杂态势。”一名曾在台湾海军服役的退役将领认为,当前要重点关注两点,一是域外势力积极介入南海问题和阻挠两岸合作,二是声索国不断强化行政管辖和海域管控。“一些国家在部分岛礁设置机构、移民上岛、开展旅游,大力推动‘民事化’管理,对南海主权形成了蚕食之势。”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国家侵犯我南海海洋主权和权益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局长吴壮介绍说,1989年以来,仅在南沙海域,外国势力武力抓扣我船只事件达300多宗,13艘渔船被碰沉,25名渔民被打死,90多名渔民被打伤,数百名渔民被抓扣。另据介绍,南海周边有关国家油气开发不断向我九段线内延伸,截止去年年底,越、菲、马等国共在我九段线内架设开采平台55座,钻探油气井200多口,年采油气1000万吨以上。
面对南海和东海问题的严峻形势,专家们认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化挑战为机遇。原广东省军区政委蔡多文少将认为,“要认清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在斗争中寻找机遇,利用行政、经济、法律、军事和理论、舆论的存在来强化我对南海和钓鱼岛主权,争取国家利益最大化。”
    “把脓疱挤破反而有利于事件的解决。”原海军副参谋长周伯荣少将认为,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打破‘维护现状’,法理上、舆论上不占先,我应抓住机遇,综合施策,两手并用,以实际行动破除日本实际控制的局面。
台湾多位退役将领则强调要善于创造机会来争取本属于自己的权益。一位将领举例说明,1988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决定,中国大陆在南沙永暑礁建立了海洋气象观测站,并借势加强了对南海岛礁的建设和控制。“当前,应积极利用国际法规则来维护中华民族在南海和钓鱼台列屿的主权和利益。” 
    “面对日本的‘购岛闹剧’,既要坚决反对,强力反制,又要有理有利,稳中求进。”李国强认为,当前,两岸中国人应抓住机遇,发展壮大实力,同时把爱国热情和成熟的战略运筹结合起来,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赢得胜算。

    “合作才有更大力量守护祖业”

    经过热烈踊跃的讨论,海峡两岸退役将领、专家学者在共同维护中华民族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上,达成了广泛共识。台湾退役将领纷纷表示,“南中国海诸岛和钓鱼台列屿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祖产,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有更大力量守护祖业。”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两岸在南海和钓鱼岛列屿上积极稳妥推进务实合作,具有现实紧迫性和可行性。”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表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两岸在南中国海和东海主权问题上利益相同、民心相向,合作维护中华民族祖产祖业势在必行,要在共同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基础上,首先达成两岸在捍卫南中国海和东海权益上的战略默契,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展共同维权的务实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强提出,可秉持“先经后政、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从海洋环保、海难救助、水下考古、联合护渔等低敏感领域启动在南海、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合作。“政策的对接和机制建设非常重要,希望能把相关领域的合作纳入海协会、海基会会谈的议程,这样才更有可能实现两岸在制度政策法律方面的对接。”
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局长吴壮建议从渔业着手展开两岸合作。“大陆海监、渔政部门对台湾同胞的渔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护航是在情理之中,事实上也有案例可查。现在两岸应共同加大投入与扶持力度,鼓励渔民在相关海域开展渔业生产,并提供常态化、制度化的护航。”
    当前,两岸针对日方“购岛”闹剧各自采取了反制行动,台湾政治大学赵国材教授对此持赞同态度。“在当前复杂情况下,两岸维护中华民族共同的领土主权可以‘各搞各的’,但必须协调一致,加强默契,尤其要警惕日本的分化策略。”他进一步提出,当前要着重加强共同话语体系建设,比如将“南中国海”和“钓鱼台列屿”作为两岸一致使用的正式称谓,协商发布《钓鱼岛白皮书》,对内强化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海洋权益意识,对外强化对南中国海和东海相关岛屿的共同主权拥有。来自台湾的高永光教授提出,“在钓鱼岛海域两岸合作巡航时间紧迫”,他建议两岸有关部门“尽快展开相关事务性协商”。
    不过,台湾南华大学副教授孙国祥坦率指出,两岸就南海、钓鱼岛问题合作知易行难,“两岸经济合作发展较快,政治合作进展缓慢,海洋合作维权迟迟未取得实质进展,目前的相互默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联合维权,所以周边国家就敢借机谋利。”他建议以东海、南海油气田开发为基点,以企业和民间力量为媒介,逐步扩大合作领域,并积极推动构建两岸共同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框架。
    “守护祖业不在力量大小而在能否走在一起,两岸是兄弟,在联合维权要推动形成共识,形成共同认同,要相互照应。”一名台湾退役将领表示。
    此次研讨会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广东省亚太地区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辛旗表示,“此次研讨活动对于深化两岸对南海和东海合作认识,推动两岸在南海和东海合作进程必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大会还倡议,“两岸共同维护中华民族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研讨会”召开应实现机制化、常态化,今后每两年召开一次,由两岸轮流主办,适当时机可在两岸双方控制的南中国海诸岛召开,逐步推动两岸在南中国海和东海问题上的各项合作。


 

组织结构

  • 王正伟

    会长 王正伟

      王正伟,男,回族,1957年6月生,宁夏同心人。1976年9月参加工作,198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民族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  1998年起,历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

  • 副会长 叶克冬

      叶克冬,男,汉族,1953年9月出生,广西贺州人。现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

  • 秘书长 沈永峰

      男,1970年6月出生,福建连城人。曾任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现任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

顾 问

  • 朱奕龙

      朱奕龙,男,汉族,1964年12月出生,籍贯浙江青田。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宁夏侨联主席、银帝集团董事局主席

  • 周立存

      男,汉族,1960年2月出生,安徽巢湖人,中共党员。现任国防大学科研部部长、国防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少将军衔。

  • 王卫星

      男,汉族,1958年11月出生,陕西人,中共党员。现任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部长,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国际军事分会会长,少将军衔。

更多>>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辛店路1号亚运新新家园朗月园1栋8号9号

邮编:100012

电话:086-010-84121168,84117816

传真:086-010-84129166,84126566

8-9,Building 1,Langyueyuan,YayunxinjiayuanNo.1 Xindian Road,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2,China

Tel:086-010-84121168,84117816

Fax:086-010-84129166,84126566

Copyright 2013 By www.chinaapc.org

版权所有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 京ICP备2020037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