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孙亚夫副主任,尊敬的张京育先生,尊敬的来自海峡两岸的各位将军、专家学者:
    大家辛苦了!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感谢大家参加此次研讨会!感谢大家为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心力、献计献策。   
经过一天紧张激烈地研讨,
    ——与会者以包容的心态,就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议题达成了共识。两岸目前面临一个新的和平发展形势,特别是吴伯雄荣誉主席日前受马英九先生授权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谈当中就一个中国的框架或一个中国的架构达成新的共识,同时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未来的前景作了新的规划。在这种背景之下,这一次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研讨特别有意义,会谈达成的共识内容,也体现了这次习吴会谈当中的重要的内容。这些共识应该成为下一步推动两岸民间的对话、直接影响两岸执政方面推进政策的有益的参考。
    ——在强调共识的同时也不应回避分歧:此次研讨会固然有很多的共识,但是我们也不回避分歧。这些分歧对于两岸今后达成推进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有正面的建设性意义。在分歧当中,有几点值得重视:一个是立信与止戈的关系,二是军事互信机制目前尚未达成的责任;三是对台军事关系与军售的问题;四是两岸和解与统一的方式,以及不能回避的外国势力的干预问题。大家认为,对于这些分歧,两岸双方应该本着求同存异、务实合作的态度,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角度,去加以逐步的化解。
    ——大家还就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意见建议。比如,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应否包含更广泛的非军事安全互信措施,以及要建立具有特色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怎么样与中国古代的文化以及目前两岸关系的发展都息息相关,这些远见卓识,可以为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前景。
 
    ——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符合双方利益,为两岸民众所期盼,更是两岸在大力推动过程当中一种哲学文化的思考。中华文化是两岸之间战略互动或对抗的一个最好的范畴。同时,中华文化又是两岸之间解决一系列问题最终的精神纽带,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润滑济和缓冲地带。
    ——两岸在大力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秉持一中原则、排除外力干预。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一个民族,两岸是一家人,两岸的事是一家人的事。两岸之间的共同利益归根结底大于与外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自家的事可以商量解决。两岸在目前西方及周边国家的战略调整和态势之下,没有理由不团结,没有理由不推动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是大陆方面要充分考虑台湾当局的处境。要本着平等的原则推动相关的行动和协商谈判来解决问题,作出必要的折衷和调整。也就是说,大陆要体谅对方的困难,不能过急,过高,要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三是台湾方面要更新观念、转换思路。正如中山先生讲,要顺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调整长达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相互对峙,以及以美国为后盾的与大陆周旋的传统思路,选择两岸共同造福于民,这样对台湾才是可长可大可久的办法。今天参加讨论的大陆将军和学者专家,对台湾的主事者,爱之深,责之切,也请台湾来的学者专家和将领们多多体谅。台湾的主事者,计利应计天下利,成名应成万世名;眼界决定境界,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同时,时不我待,岁不我已。所以,两岸军事议题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取决于两岸执政当局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意愿和目前的时势。
    四是要从务实合作开始入手。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很多事要只做不说、多做少说、高做低说,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不求轰动效应。比如,两岸在维护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上进行合作,共同协防南海、东海、钓鱼岛等,用战略合作达成军事互信,不一定急于达成协议。这也许是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捷径。
    ——总之,不管是在军事议题上,还是在政治议题上,两岸都要团结起来,共谋和平、共谋发展、共谋伟大民族复兴。
    谢谢大家!